开屏帮你问专家|流感肺炎会引发败血症? 专家提醒→
国家流感中心最新数据显示,1月27日至2月2日一周,我国南、北方省份哨点医院门急诊病例中流感样病例的占比高于前一周,且高于2022年至2024年同期水平。
“近期大家对流感问题比较关注,尤其是流感引发的并发症,其实每年的冬春季都是流感的高发季。”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医师、副主任柴燕玲表示:“对于流感大家不用恐慌,它是一个自限性疾病,如果你的机体免疫功能是正常的,一周之内病情就会好转。对于高危人群需及早就医和就诊,特别是高龄或者有基础疾病的群体,须第一时间到医院就医,医生会给予专业的救治。”
对于大家所关心的流感肺炎是否会引发败血症的问题,柴燕玲表示,败血症并不是流感初发的一个症状,它继发于流感病毒之后,呼吸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后,细菌真菌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。中到重型的流感患者及早就医,可以大大改善患者预后。
流感不可怕,可怕的是并发症
柴燕玲介绍,流感病毒进入我们的身体侵袭的是呼吸道黏膜,造成呼吸道黏膜损害,这为后续的感染埋下了一个伏笔。
面对流感病毒,她指出正常情况下不用恐慌,病毒感染不仅限于流感,还包括鼻病毒、腺病毒、呼吸道的合胞病毒等,这些病毒都有自限性,如果机体免疫功能正常,病情在一周之内会好转。而针对一些重型或者危重型患者,还有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,就需要高度重视和干预,否则会导致严重并发症,从而危害生命健康。
感染流感有何症状?柴燕玲介绍,流感有潜伏期,通常为2~4天,身体出现发热、咳嗽或者全身肌肉酸痛、咽痛症状,就是流感的典型症状。此外还会合并一些并发症,如果单纯的流感病毒,只是一个上呼吸道的感染,只限于身体的鼻咽喉部,不往下走。如果是流感病毒引起了肺炎,往下侵袭了肺部,那么就叫作病毒性的肺炎或者流感病毒肺炎,这是最容易引起的并发症。此外,流感病毒还可以引起心肌炎、脑炎还有脑膜炎,包括败血症。败血症相较其他并发症来势汹汹,它可以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的损害,同时会伴有休克、呼吸衰竭等一系列表现。
流感如何治?这几类人要注意
近期,很多人谈流感病毒色变。如何治疗,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。
1月22日,国家卫健委、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《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(2025年版)》(以下简称方案)。柴燕玲介绍,《方案》将流感进行了临床分型:(一)轻型。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。(二)中型。发热>3天或(和)咳嗽、气促等,但呼吸频率(RR)<30次/分、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>93%。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。(三)重型。1.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:(1)呼吸急促,RR≥30次/分;(2)静息状态下,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≤93%;(3)动脉血氧分压(PaO2)/吸氧浓度(FiO2)≤300,高海拔(海拔超过1000米)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/FiO2进行校正:PaO2/FiO2×[760/大气压(mmHg)](1mmHg=0.133kPa);(4)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,肺部影像学显示24~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>50%。
2.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:(1)超高热或持续高热超过3天;(2)呼吸急促(<2月龄,RR≥60次/分;2~12月龄,RR≥50次/分;1~5岁,RR≥40次/分;>5岁,RR≥30次/分),除发热和哭闹的影响;(3)静息状态下,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≤93%;(4)鼻翼扇动、三凹征、喘鸣或喘息;(5)意识障碍或惊厥;(6)拒食或喂养困难,有脱水征。(四)危重型。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:1.呼吸衰竭,且需要机械通气;2.休克;3.急性坏死性脑病;4.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。
她表示,对于轻型的患者,自身免疫状态正常的,这部分患者无需特殊干预和治疗。对于重症、危重症、有高危因素的人群,比如年龄65岁以上的老人、孕妇、儿童(尤其是幼儿),有基础疾病的人群(包括糖尿病,慢性心脏病、慢性肝病、肾病等),一旦出现流感的症状,或者有流感病毒的接触史,尤其是出现氧合下降、呼吸困难,特别是高龄有基础疾病的患者,应该在第一时间来医院就诊。就医之后,医疗机构会进行流感病毒的检测,一是流感抗原检测,二是流感病毒核酸检测,这两项检测帮助患者进行筛查是否感染了流感。对于中型或重型这些患者,目前有一些确切有效的抗病毒药物,比如奥司他韦、玛巴洛沙韦、阿比多尔,在专业医疗机构会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。
开屏新闻记者赵维
一审朱婉琪
责任校对杨飏
主编严云
终审编委李荣
热点资讯
- 华西医院连续3年承办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肝
- 从小众游戏到“精神桃源”,两周年的它
- 财经聚焦|三大指数继续上行 我国经济总
- 神工股份:3月2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,汇添
- 宁夏中卫进京推介文旅资源 邀北京市民打
- 中国女留学生亲历曼谷地震:公寓墙面裂
- 黑色西装裤霸榜整个春天!简约飒爽时髦
- 12位学科带头人受聘 青岛市市立医院莱西
- 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,为何劝你尽量
- 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成功救出一名女